分享
Druid
输入“/”快速插入内容
Druid
介绍
Apache Druid是一个实时分析型数据库,旨在对大型数据集进行快速的OLAP查询,最常被当作数据库来用以支持实时摄取、高性能查询和高稳定运行的应用场景,同时也被用来助力分析型应用的图形化界面,或者当作需要快速聚合的高并发后端API,最适合应用于面向事件类型的数据
应用场景
若使用场景符合以下的几个特征,那么Druid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
•
数据插入频率较高,但较少更新数据
•
大多数查询场景为聚合查询和分组查询(GroupBy),同时还有一定的检索与扫描查询
•
将数据查询延迟目标定位100毫米到几秒钟之间
•
数据具有时间属性(Druid针对时间做了优化和设计)
•
在多表场景下,每次查询仅命中一个大的分布式表,查询又可能命中多个较小的lookup表
•
场景中包含高基维度数据列(如URL、用户ID等),并且需要对其进行快速计数和排序
•
需要从Kafka、HDFS、对象存储中加载数据
不适合以下场景
•
根据主键对现有数据进行低延迟更新。Druid支持流式插入,但不支持流式更新(更新操作是通过后台批处理作业完成)
•
延迟不重要的历险数据系统
•
场景中包括大连接(将一个大事实表连接到另一个大事实表),且可以接受花费很长时间来完成这些查询
常用于以下具体场景
•
点击流分析(Web端和移动端)
•
网络检测分析(网络性能监控)
•
服务指标存储
•
供应链分析(制造类指标)
•
应用性能指标分析
•
数字广告分析
•
商务智能 / OLAP
特点
结合数据仓库、时序数据库、检索系统的优势,其主要特征如下
•
列式存储
:Druid使用列式存储,这意味着在一个特定的数据查询中它只需要查询特定的列,这样极地提高了部分列查询场景的性能。另外,每一列数据都针对特定数据类型做了优化存储,从而支持快速的扫描和聚合
•
可扩展的分布式系统
:通常部署在数十到数百台服务器的集群中,并且可以提供每秒数百万条记录的接收速率,数万亿条记录的保留存储以及亚秒级到几秒的查询延迟
•
大规模并行处理
:在整个集群中并行处理查询
•
实时或批量摄取
:实时(已经被摄取的数据可立即用于查询)或批量摄取数据
•
自修复、自平衡、易于操作
:为集群运维操作人员,要伸缩集群只需添加或删除服务,集群就会在后台自动重新平衡自身,而不会造成任何停机。如果任何一台Druid服务器发生故障,系统将自动绕过损坏。 Druid设计为7*24全天候运行,无需出于任何原因而导致计划内停机,包括配置更改和软件更新
•
不会丢失数据的云原生容错架构
:一旦Druid摄取了数据,副本就安全地存储在
深度存储介质
(通常是云存储,HDFS或共享文件系统)中。即使某个Druid服务发生故障,也可以从深度存储中恢复您的数据。对于仅影响少数Druid服务的有限故障,副本可确保在系统恢复时仍然可以进行查询
•
用于快速过滤的索引
:Druid使用
CONCISE
或
Roaring
压缩的位图索引来创建索引,以支持快速过滤和跨多列搜索
•
基于时间的分区
:Druid首先按时间对数据进行分区,另外同时可以根据其他字段进行分区。这意味着基于时间的查询将仅访问与查询时间范围匹配的分区,这将大大提高基于时间的数据的性能
•
近似算法
:Druid应用了近似count-distinct,近似排序以及近似直方图和分位数计算的算法。这些算法占用有限的内存使用量,通常比精确计算要快得多。对于精度要求比速度更重要的场景,Druid还提供了精确count-distinct和精确排序
•
摄取时自动汇总聚合
:Druid支持在数据摄取阶段可选地进行数据汇总,这种汇总会部分预先聚合您的数据,并可以节省大量成本并提高性能
参考资料
http://www.apache-druid.cn/GettingStarted/chapter-1.html#google_vignette